11401 自然科學學群 生命科學系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腦與心智|2025授權合作版 (雙周上線)

焦傳金 教授

生命科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   特聘教授
美國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縣分校       博士
 
【經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副教務長 / 教務長


國立清華大學教學發展中心主任
【榮譽】國立清華大學94、97、100校傑出教學獎
【網站】http://life.nthu.edu.tw/~ccchiao/homepage.htm
【授課】生命科學、當代認知神經科學:腦與心智、 細胞神經科學、

行為認知與心理學、系統神經科學
【專長】神經科學、視覺生理

News

最新公告

2025-09-24 恭賀!科法所林勤富教授AI Ethics, Law, and Policy 磨課師課程|榮獲2025臺灣開放教育卓越獎Moocs組優等!!
2025-09-23 恭賀! 資工系王俊堯教授工程數學開放式課程|榮獲2025臺灣開放教育卓越獎OCW組特優!!
2025-09-11 教學Youtube 影片字幕編輯.教材加入浮水印的方法.Pr去除空白鍵 20250827
2025-09-02 2025年9月-11月開放式課程工讀招募至9/3(三)12:00截止,工讀履歷隨到隨審,謝謝!
2025-08-25 善用 AI 工具,打造高效率學術生活──10 大大學生與研究生必備 AI 幫手推薦 ! (20250825)
2025-08-15 如何開啟YOUTUBE影片翻譯字幕 ?
2025-08-15 如何開啟Google Chrome翻譯網頁功能?
2025-08-12 【OEGlobal 2026 論文徵稿】 MIT 麻省理工學院邀請您打造更開放且公平的未來!
2025-08-05 TOCEC攜手均一教育平台 推動數位學習新未來
2025-08-01 戴佳原教授 〡分歧理論
2025-07-24 2025研究生常用AI工具推薦
2025-07-24 22個優質AI工具推薦-20250724
2025-06-27 2025/8/4(一) E-want*Tocec 2025 台灣線上學習高峰會 2025 Taiwan Online Learning Summit
2025-06-20 4/26(六) - 4/29(二) 開放式課程系統升級維護通知!
2025-06-20 【2025 NTHU OCW 授權合作*共創雙贏】讓我們齊心並肩,如龍舵手般穩操勝券,帶領學生勇闖知識航道,助教師勇奪教學的榮耀錦標!

Syllabus

課程大綱

認知神經科學(Cognitive Neuroscience)是一門新興的研究領域,主要是探索腦與心智(Brain and Mind)的關連性。 從感覺與知覺(Sensation and Perception)、學習與記憶(Learning and Memory)、注意力與情緒(Attention and Emotion)、同理與厭惡(Empathy and Disguise)、決策與執行(Decision-making and Execution)、乃至意識 (Consciousness)的產生,都是認知神經科學的範疇。瞭解這些認知行為背後的神經科學不僅是本世紀最重要的一項科學 探索,也與每個人的有密切的關係。例如:神經經濟學(Neuroeconomics)與消費者行為及市場調查有關,退化性神經疾病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與老年失智症有關。在本課程中,我們將依序探討認知神經科學中的主要課題,重點在 於介紹最新的研究發展,並討論這些科學發現對個人及社會的衝擊。本課程將以科學人雜誌過去所發表有關認知神經科學的 文章為主,並以影片及期刊論文為輔,使無心理學或生物學背景的學生亦可學習此一課程。

 

核心能力
Core Competencies

有很高的學習意願和可塑性,並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20 %
 High willingness and flexibility to learn and develop, and have a good team spirit 
 具備有良好的就業能力,諸如良好的工作態度、穩重與抗壓性、表達和溝通能力20 %
 Develop professional employment capacity, such as good working attitude, sedateness, resistance to stress, and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 
 具備良好的理學邏輯訓練,兼具有人文社會與科技管理等廣泛的通識概念。20 %
 Develop scientific logical training, with wide range of understanding in social humanities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能夠善用學術理論落實於關懷環境與社會的能力20 %
 Ability to use academic theory to implement in environmen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紮實的生命科學專業知識與技能,可接受跨領域的挑戰精神。10 %
 Solid life science expertise and skills, and the spirit of cross-boundaries challenges. 
   
 
 

 

教學進度
Course schedule
 本課程同時採用實體上課與同步遠距教學(同學可自由選擇學習方式) 

 Week TopicNote 
 1 腦與心智簡介簡介各週內容,暴力行為在腦中的運作模式
 2感覺與知覺 I視覺的錯視、視覺訊息的處理
 3感覺與知覺 II奧妙的色彩如何影響大腦認知
 4感覺與知覺 III 原來我們聽到的可能不一樣、基因影響嗅覺辨識
 5學習與記憶感官、短期、長期,原來有不同的記憶形式
 6睡眠與夢我可以都不睡覺嗎? 我為何需要睡覺?
 7報償與成癮為何毒品這麼難戒除,成癮對腦造成的傷害
 8理性與感性動物也會難過,不同情緒由不同腦區控制
 9選擇與決策 如何做出選擇,究竟你在選什麼
 10同理心網路和面對面的霸凌有何不同,你懂我的痛嗎
 11全校運動會 
 12智力與創造力天才從何而來? 創意如何產生
 13發育與可塑性嬰兒天生會做哪些事?學前教育可以如何進行
 14老化與疾病 如何優雅的老化,能阻止大腦變老嗎?
 15 腦科學與科技與社會 男、女頭腦大不同?
 16意識與自由意志 植物人有意識嗎
   


課程要求
Course requirements

攜帶行動載具(手機、平版、筆電)來上課 ,並確定自己在良好的網路空間中上課。
下載 slido
擁有任一社群軟體

 

學生使用AI規則
Student AI Rules

有條件開放,請註明如何使用生成式AI 於課程產出。

 

Keyword

關鍵字

  • 感覺與知覺
  • 學習與記憶
  • 睡眠與夢
  • 報償與成癮
  • 溝通與語言
  • 理性與感性
  • 選擇與決策
  • 同理心
  • 智力與創造力
  • 發育與可塑性
  • 老化與疾病
  • 意識與自由意志

Chapters on OCW

Chapters on Youtube

Teachers

焦傳金 教授

Social Share

Links

Details